法制晚報訊(記者 周超) 從1971年的1月15日開始,北京地鐵正式通車試運行。43年來,“地下跑火車”已不再是新鮮事,地鐵成為人們每日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。
    您知道從第一條地鐵通車到今天,地鐵票價經歷過幾次調整嗎?本報今天就為您“數說”一番變化史。同時,咱也聽聽一位在北京地鐵工作30餘年的老員工經歷歷次調價的感觸。
  免費運行時代
  當年10月1日北京地鐵1號線建成通車。當時坐地鐵是免費的,不過並不對公眾開放。
  “當時坐地鐵是要憑單位開的介紹信。”馬雲回憶說,那時候,大家都把地鐵看做稀奇玩意,感覺很新鮮。一開始,不少人坐地鐵不是為了上班或下班,而是去參觀,去“開眼”。
  0.1元的“介紹信時代”
  線路由北京站至公主墳站,全長10.7公里,單程票價被定為0.10元。只有持工作單位介紹信的人才能參觀乘坐。
  從0.2元到0.3元時代
  運營里程增長到40餘公里,票價變成兩毛錢,連續乘坐1號線及環線兩條線的票價定為3角。這是歷史上北京地鐵票價第一次調整。
  馬雲說:“地鐵的里程增加了,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坐地鐵,漲得也不算多,所以社會反響並不是很大。”
  0.5元時代
  1月1日起,為降低運行成本,北京地鐵正式進入“0.5元時代”。據北京地鐵公司工作人員介紹,票價調整後地鐵年平均客流量下降了1000萬人次。
  按里程論價時代
  按照調價方案,地鐵票價將實行計程制,並按“遞遠遞減”原則加價,並對通勤乘客給予一定優惠。以後按照調價公式,開展票價年度評估,相機進行動態調整,每5年對票價和調價公式進行總體評估。
  重回“2元時代”
  為提倡公交出行,票價降為2元,並採用一票制。此後幾年,每年新通數條地鐵,票價仍是2元。
  3元時代
  票價調整為 3 元,包括乘客票和行李票。2003年13號線通車後,定價3元,但如果和1號線、環線一起買通票,共5元。
  2元時代
  地鐵票價漲了3倍。這是北京第一次針對地鐵運用“價格杠桿”進行調控。也是最多的一次調價。調價後,地鐵客流量從1995年的5.58億人次的歷史高峰,下降至1996年的4.44億人次。
  馬雲說:“其實那次調價也都是國務院定的,而且大伙兒的收入都有大幅度提升,所以也就接受了。”
  本版文/記者 周超
(原標題:43年來 地鐵票價六“變臉” 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z29hzlmt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